当前位置: 首页>>招生就业>>招生就业>>正文

高职生就业:沟通能力很重要人文素养待加强
2019-06-30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普遍认为自己的基本工作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6月17日,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与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毕业生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比较低,导致他们实际工作中学习领悟新知识存在一定困难,成为他们急需改进的一项工作能力。 

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所进行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发现,在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高职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理解他人、积极聆听和学习方法。 

为何高职毕业生如此看重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的能力?王伯庆认为,这是行业和企业的性质决定的。一般来说,高职生的工作岗位和类型与本科生不同,高职毕业后的去向一半以上在制造业,且主要是民营和外资企业。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不同,对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就不同。很多岗位要求有基本的沟通能力,而且有些行业的岗位调动比较频繁,因此高职生更重视沟通能力和积极学习能力。 

通过几年的在校学习,高职毕业生离校时所掌握的各方面能力,能否满足初始岗位的基本需要呢?调查发现,2008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基本工作能力,在满足度排序时却颠了个倒。其中有效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的能力,在重要性排序中分列前两位,但在满足度排序中却排在最末两位。 

王伯庆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局限。高职生大多来自收入层次和教育层次比较低的家庭,特别是农民家庭子女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从小在人文教育和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就有所欠缺,这导致高职生在语言表达上普遍不如人文基础好的本科生。 

“其实一些高职院校的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一次江苏某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就专程来北京找我。他们发现自己培养的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反映人文素质比较差,不好用。”王伯庆说。 

高职生在校时间只有两三年,要学习那么多的专业技术,而人文素质和沟通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从小在生活中养成。那么高职生怎样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弥补自己的这块短板呢? 

王伯庆博士认为,首先,高职生要认识到自身的这一缺陷,在大学学习期间尽量亡羊补牢,努力补救。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外,还要多读一些课堂以外的东西,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来陶冶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不要只热衷读时尚杂志和专业书籍。其次,平时应该多多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演讲比赛、文娱活动、实践实习活动,试着做做外联,拉拉赞助,哪怕是和专业无关的兼职促销,都可以从中学习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学会如何接近他人。 

“这些活动在本科院校很流行,但是在高职院校却不受重视。”王博士表示,现在有很多高职院校太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反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少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其实,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应适当增设一些人文方面的课程。 

目前,在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冲击下,已经有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工作沟通能力和求职技巧。安徽芜湖某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二学生胡洋告诉记者,上个学期他们学校除专业课外,还开设了一门《形势与就业指导》课程。这门每周三下午两节的固定课程,主要讲授人际沟通与交往的技巧、求职时的注意事项等,选修的人很多。 

上一条:毕业生离校后到哪里查询自己的档案?
下一条:国际商务学院2019年招生简章
关闭窗口